深冷工程专家

Cryogenic Engineering Guru

尼莎能源——最合适的LNG技术  NISHA ENERGY- Tailored For The Best LNG Technology

优化的LNG项目解决方案

Optimized Solution For LNG Project

顾安忠 

首席战略官,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制冷与低温工程系主任以及国际制冷学会低温气体液化分离委员会委员,中国制冷学会理事、低温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制冷学会常务理事、低温专业委员会主任。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液化天然气与新能源技术发展中心主任。

 

从事制冷和低温工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45年,指导博士生20名,硕士生24名,3名博士后的联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有低温气体液化、分离、贮运技术,液化天然气技术和工业气体的应用技术。

杨克剑

研究员(任尼莎低温工程首席科学家)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系、低温制冷专业。先后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低温技术实验中心、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所技术开发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4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于1992年主持了国家重点工业性实验项目“天然气液化及应用示范工程”进入LNG工业领域,先后参与和主持了多个天然气、石油伴生气及煤矿瓦斯气的液化项目。

鲁雪生

低温特气首席HSE专家,研究员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历任系副主任、实验室主任、研究所副所长。参与欧州核子研究中心(CERN)低温超流氦装置研究。全国低温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研究重点:气体低温液化技术、储运技术与设备、天然气液化技术以及储运技术、液化天然气安全技术等方面。完成多项重大国防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和上海市科委项目。获国防科工委、船舶重工集团、国家机械联合会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参与著作:《液化天然气技术手册》 、 《液化天然气技术》 、《工业气体集输新技术》和《低温容器设计、制造和使用》。科研论文6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杨晓东

执行董事 工学博士

国家注册化工工程师,高级工程师,2001年于上海交通大学 获低温工程工学博士学位。在国内、东南亚及北美从事低温液化领域的工艺技术开发与执行工作逾20年。共负责执行过国内外超过20个LNG项目以及焦炉煤气液化、煤制合成气液化项目,工作范围覆盖FEED、工艺包、基础设计、详细设计、现场工艺检查、采购技术支持到现场开车服务。共发表30篇LNG与天然气处理方面的论文,LNG手册一部,LNG方面专利多篇,在编LNG安全技术手册一部。

李超志

高级工程师 (任尼莎土建结构及岩土工程首席专家)

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西安市轨道交通工程专家库专家、陕西省招标评标专家。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长期从事土建结构设计工作。曾参与西安、西宁、兰州、贵阳、郑州、呼和浩特、青岛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各类市政工程设计及施工方案评审百余次。2007年10月获陕西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 2008年11月获陕西省第十四次优秀工程设计省级一等奖;2014年度获FIDIC全球杰出工程奖;2015年12月获陕西省第十八次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赵红霞

工学博士 尼莎首席CFD仿真科学家

国家注册动力工程师,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力学和能源利用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2004年10月获美国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RU)流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2007年归国后先后完成7项省、部及国家级传热及流动领域研发项目,获发明专利10项,发表论文28篇。主要从事可再生能源、传热传质、蓄热蓄冷、冷冻冷藏及节能减排等工程项目的计算流体力学CFD工程计算仿真等领域的研发工作。任尼莎能源首席CFD仿真科学家。